Panasonic 集团是全球性电子厂商,从事各种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事业活动。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参观了我集团日本电视机工厂。在双方会谈中,创业者松下幸之助表达了为中国做贡献的决心。随后,我集团进入了中国事业的起始阶段。在这几年中,集团一直致力于产品出口以及对中国工厂的技术合作,并于1987年设立了第一家合资工厂。截至今日,Panasonic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含香港地区)的事业活动涉及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服务、物流、宣传等多个方面。
一、 简介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并于2002年实现了独资,主要负责开展家电和系统商品的批发和售后服务活动。作为中国地区投资性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还负责开展人才培养、财务、法务、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统括和支援活动。2012年1月,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了松下电工(中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业务内容
松下电器从1978年开始向中国出口产品以来,已向中国出口了各种产品和零部件。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彩色电视机等AV家电、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推动了这些产品的国产化进程。1987年9月,松下电器首次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合资公司。在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从家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到通讯设备、图像、音响、半导体等生产器材的广泛领域的独资•合资公司(到目前为止,已成立的生产型合资•独资企业达59家)。生产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好评。松下电器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把下列6个方面作为成立合资公司的指导思想。
1.要开办受中国当地欢迎的事业
2.开展符合中国国家方针的事业
3.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4.促进技术转让
5.独立自主经营
6.培养中国当地企业管理、技术人才
在上述经营指导方针下,今后,松下电器仍将继续为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994年9月2日,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与北京华瀛盛电器开发公司共同创立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原简称CMC),总投资额达到3,000万美元。CMC是“科•工•贸”三位一体的综合支援公司,“科学”包括人才培训中心、服务技术中心、唐山焊接机学校、FA中心、R&D中心等。“工业”包括向新事业推进、向制造型企业投资、和对现有企业提供支援。“贸易”包括建立销售网络、综合服务体制、促进出口等。在综合事业支援活动方面,CMC向松下电器在华企业提供信息系统、知识产权、物流、公共关系、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和法务等支援活动。从1994年到2002年末,CMC的员工从100人增加到了600多人。
三、管理者背景
“贯彻产业人的本分,谋求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以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Panasonic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1929年制定了集团纲领。
上述引文总结了Panasonic的纲领以及整体企业哲学。我们的使命是通过事业活动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理解生产者的创业使命”
自从1918年创业以来,不断对产业人的使命及企业活动的职责反复深思的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在1932年5月5日召集了当时的所有员工,强调了面向未来本公司务必实现的真正使命。那就是通过不断生产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他斩钉截铁地说:“例如,自来水经过加工的有价值的产品,但是即使有人擅自饮用路边的自来水也不会受到任何谴责。这里面就蕴藏着生产者的真正使命。换而言之,我们必须大量生产丰富的产品来使人们摆脱贫困,营造更为丰富美满的生活”,他的这一表态唤起员工的钦佩和共鸣。
“企业是社会的公器”
此观点立足于“企业是社会的公器”这一创业者确立的经营观。换言之,其观点就是“从法律上看,即使其企业属于私营企业,但本质上并不仅仅归属与某个人或股东。它包括了这些人在内的社会共有的物体。”本公司作为从社会调用人才、物品、金钱来经营事业的企业,通过其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它的使命。换言之,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为人类的繁荣和幸福做贡献。”这一观点以“纲领”的形式传承至今,成为经营理念的根基。
四、企业文化
企业愿景
Panasonic所追求的目标是,在2018年公司创立100周年时,成为电子产业No.1的环境革新企业。
我们将环境理念置于所有事业活动的核心,引领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绿色革命”,为全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以下2个“革新”活动,实现这一愿景。
绿色生活革新
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可持续的、安全、舒适,充满欢乐的生活方式。
例如:
• 整个居家和楼宇的“二氧化碳零排放”生活
• 充满循环型商品的生活
• 环保汽车得以发展和普及的生活
我们将不断开创革新型事业、商品和服务,为人们带来各式各样的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商务革新
制造业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零成本、零时间以及零库存。”“零”意味着理想,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接近这一理想。我们将新增“零排放”的目标。换而言之,就是将二氧化 碳及其它废弃物的“零排放”置于与其它“零”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
例如:
• 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最小化
• 实践几乎不产生废弃物的循环型生产制造活动
• 积极地开展和落实以上活动,并向社会介绍和推广相关环保经验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