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储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传统的仓储定义是从物资储备的角度给出的。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
一、行业起源
物流的概念是随着交易对象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因此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物流在英语中最初为Physical Distribution(传统意义上的物流)。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Market 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30年代初,在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教科书中,开始涉及物流运输、物资储存等业务的实物供应(Physical Supply)这一名词,该书将市场营 销定义为影响产品氖权转移和产品的实物流通活动。这里,所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商流;实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 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述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本部派出 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 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有人认为,孙中山主张贸畅其流,可以说是我国物流思想的起源)。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 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 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但当时有一段小的曲折,当时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为建立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通 更广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 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不久仍恢复称为物流中心。1988年台湾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 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二、行业历史及发展
现代物流(Logistic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从此,后勤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 后勤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和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 ,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在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物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是流通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National Council of Phy- 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名为C.L.M 即 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 则较宽广、连贯、整体。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 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区别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 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 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方面边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近年来日、美的进口批发及连锁零售业等,运用这种观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提到的Logistics的特点是: ①其外延大于狭义的物流(即销售物流),因为它把起点扩大到了生产领域; ②其外延小于广义的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因为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 ③其外延与供应链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称它为供应链物流。
Logistics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物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同的企业之间,使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一体化。所有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方向。
可以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传统物流已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但不是物和流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政治、社会和实物运动的统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现代物流包括信息业、配送业、多式联运业和商品交易业。现代物流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日本物流业每增长2.6%,会使国民经济增长率1%.
我国是在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是过去PD的概念了。 Logistics的原意为“后勤”,这是二战期间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后来把Logistics一词转用于物资的流通中,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三、行业现状及前景
物流业的范围
某省物流业统计范围是:作为物流产品供给方的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辅助活动、道路货物运输、道路运输辅助活动、水上货物运输、水上运输辅助活动、航空客货运输、航空运输辅助活动、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运输代理服务、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其他仓储、国家邮政、其他寄送服务业等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以及作为物流产品需求方的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物流业的发展、策划、规划在这一块,牛鱼龙教授他们有一流的“关于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团队!!
主要特征
1、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物流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物流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6、物流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DOD)为在前南地区执行维和行动的多国部队提供的军事物流后勤系统就采用了这些技术,其技术之复杂与精坚堪称世界之最。
7、物流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 、“小而全”的例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9、物流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Visibility)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业务流程
物流业务流程如下:(以公路运输流程为例,每一个流程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接单
公路运输主管从客户处接受(传真)运输发送计划。
公路运输调度从客户处接出库提货单证。
核对单证。
登记
运输调度在登记表上分送货目的地,分收货客户标定提货号码。
司机(指定人员及车辆)到运输调度中心拿提货单,并在运输登统本上确认签收。
调用安排
填写运输计划。
填写运输在途,送到情况,追踪反馈表。
电脑输单。
车队交接
根据送货方向,重量、体积、统筹安排车辆。
报运输计划给客户处,并确认到厂提货时间。
提货发运
按时到达客户提货仓库。
检查车辆情况。
办理提货手续。
提货,盖好车棚,锁好箱门。
办好出厂手续。
电话通知收货客户预达时间。
在途追踪
建立收货客户档案。
司机及时反馈途中信息。
与收货客户电话联系送货情况。
填写跟踪记录。
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客户联系。
到达签收
电话或传真确认到达时间。
司机将回单用EMS或FAX传真回盛华公司。
签收运输单。
定期将回单送至客户处。
将当地市场的住处及时反馈给客户。
回单
按时准确到达指定卸货地点。
货物交接。
百分之百签收,保证运输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客户出库单一致。
了解送货人对客户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情况。
运输结算
整理好收费票据。
做好收费汇总表交至客户,确认后交回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开具发票,向客户收取运费。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物流领域,近十几年有很大发展,也是一种新的物流形态。东西方冷战结束后,贸易国际化的势头越来越盛,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拆除,新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若干地区已突破国界的限制形成统一市场,这又使国际物流出现了新的情况,国际物流形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所以,近年来,各国学者非常关注并研究国际物流问题,世界第九届国际物流会议的主题就是“跨越界限的物流”,物流的观念及方法随物流的国际化步伐不断扩展。
从企业角度看,近十几年跨国企业发展很快,不仅是已经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即便是一般有实力的企业也在推行国际战略,企业在全世界寻找贸易机会,寻找最理想的市场,寻找最好的生产基地,这就将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必然地由地区、由一个国家扩展到国际之间。这样一来,企业的国际物流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企业必须为支持这种国际贸易战略,更新自己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按国际物流要求对原来的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对跨国公司来讲,国际物流不仅是由商贸活动决定,而且也是本身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使企业分别在不同国度中生产零件、配件,又在另些国家组装或装配整机,企业的这种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也需要依靠国际物流。
功能价值
物流业的产业规模并不算大,缘何能够挤上十大振兴规划的“末班车”?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和功能价值所决定的。虽然现代物流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它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支撑了现代经济的发展。
曾有经济专家形象地表示,物流产业乃是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炉火”、“加速器”。随着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分工协作趋势不断增强,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逐渐被广泛认为是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日趋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产业。
现代物流业作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优化经济流程、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进社会福利等都具有全局性的积极影响。在时间上,现代物流业通过消灭耽搁迟滞,可以减少其他产业的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加快生产和流通节奏、优化经济流程;在空间上,可以实现物质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消灭无效生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促进相关产业高效、协调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体来说,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生产中的一种增值性活动,其功能价值主要表现为时间效益、空间效益、增值服务效益和整合效益四大方面。
产业振兴
由于物流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的同步性和依赖性,因此金融危机的蔓延同样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特别是去年9月份以后,物流业务明显下滑,部分业务领域和局部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
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下降了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下降5.7%;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下降3.5%。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或30%。
“第17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表示,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2009年有可能是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中国物流业将进入增长趋缓、结构调整阶段。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创出近几个月来新低,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5.7%。1月份公路运输价格略有下降,综合运价指数为70.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随着下阶段运输淡季的到来,公路运输价格继续下跌在所难免。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透露,已有超过四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振兴规划中,至少将涉及到物流税改、土地使用政策和物流企业融资三个问题,并可能鼓励地方政府给符合政策条件的物流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甚至是提供专项资金等。总体而言,振兴规划将对减轻中国物流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建立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秩序起到具大的作用。业内专家指出,物流业被纳入国家振兴规划表明政府已经将物流业提升到一个全局的高度,将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认为仅凭一个振兴规划就可以解决物流业目前存在的全部困难,带来物流业快速增长则是不现实的。
规划对中国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规划更大程度上是给物流企业指明一条发展的道路。短期看,通过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压力,维护物流业的稳定发展,可以为其他相关行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立足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调整产业不合理的布局,建立起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这是国家出台振兴规划的最终目的。”一位物流企业高管表示说,振兴规划最终的受益者,只能是那些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代表了物流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
发展趋势
1、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主导方式。从欧美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998年美国某机构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同时研究表明,美国33%和欧洲24%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2、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广泛用于物流领域,物流与电子商务日益融合。上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曾简化了物流过程中繁琐、耗时的订单处理过程,使得供需双方的物流信息得以即时沟通,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以精确衔接,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互联网的出现则促使物流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满足了物流系统高度集约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证了物流网络各点和总部之间以及各网点之间信息的充分共享。
3、物流全球化。物流全球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大型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日益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生产和营销网络,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相应地带来了物流活动的全球化。另一层含义是指,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并通过国际兼并与联盟,形成愈来愈多的物流巨无霸。1998年,欧洲天地邮政(TNT)以3.6亿美元兼并法国第一大国内快递服务公司Jef Service。1999年,英国邮政以5亿美元兼并德国第三大私人运输公司German Parcel。这些兼并活动不仅拓宽了企业的物流服务领域,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年龄限制A2愁煞物流业
据了解,2004年8月,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发布通知,根据公安部的《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办理机动车驾驶证有了新规定和规范。其中一项内容是将牵引车从原大货车型中分离出来,专门设立了牵引车(A2)准驾车型,出于对保护群众生命和人身安全的考虑,初次申请不能直接申请牵引车驾驶证。
“就算年龄到了,也不见得就一定能增驾到A2驾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增驾到A2,不光有年龄限制,还有一系列条件需要满足。”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就是增驾A2驾照必须持有中型客车(B1)或者大型货车(B2)准驾车型资格3年以上,并在申请前最近连续两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或者取得驾驶大型客车(A1)准驾车型资格一年以上,并在申请前最近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此外,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有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有驾驶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行为,机动车驾驶证未被吊销的,不得申请增驾牵引车。
“在现在的货运市场上,开车3年没有被抓到一点问题,难度很大。”黄师傅笑道:“增驾考试难不倒司机,就是资质审核门槛高了一点,要想达标,司机就得特别小心。”
与此同时,有些地区的A2驾照培训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四川省雅安市和谐物流有限公司就曾提出过驾校还没有开办A2驾驶证的培训及开展此业务的资质等问题。为此,在重卡运输较为集中的地区,有资质的驾校甚至做起了公交车身广告,以招揽学员。日前,记者致电山东临清京华驾校,该驾校可以提供相应培训,但必须满足相关规定才能入学,最低价为3600元。
“A2驾照要是考过了,肯定不愁找工作。”京华驾校工作人员这句话,不免让人联想到大学生紧俏的年代,同时也证明了持有A2驾照的司机受追捧的程度。
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自己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获取经济控制力。许多国际性大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从高度集中的制造业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模式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个标志性产业。但需要说明的是,现代物流业也为消费者服务,城市里为千家万户进行消费品配送就属于这一类。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所导致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电子物流的兴起
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E-Logistics)的兴起。
据统计,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1998年全球已达到430亿美元。市场调查企业Forrester Research预测, 2002年将迅速增长到 8400亿美元、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的"直通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模式(Build ToOrder-BTO)和物流服务。此外;电子物流可以在线追踪发出的货物,在线规划投递路线,在线进行物流调度,在线进行货运检查.可以说电子物流将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物流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十分激烈。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必须扩大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的扩大可以是企业合并,也可以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物流园区的建设。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
二是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大力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另一种集约化方式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建立战略联盟。
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全球化
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物流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5个亮点“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The right porduct)在规定的时间(At the right time);规定的地点(In the right place),以适当的数量(In the right quantity),合适的价格(At the right Price)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成本己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物流服务的全球化是今后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目前许多大型制造部门正在朝着"扩展企业"的方向发展。这种所谓的'扩展企业"基本上包括了把全球供应链条上所有的服务商统一起来,并利用最新的计算机体系加以控制。同时,制造业已经实行"定做'服务理论,并不断加速其活动的全球化,对全球供应连锁服务业提出了一次性销售(即"一票到底"的直销)的需求.这种服务要求极其灵活机动的供应链,这也迫使物流服务商几乎采取了一种"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解决办法。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
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又一趋势。
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对交通的阻塞等,以及生产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的不当处理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减小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减小排放)等。发达国家政府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是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绿色物流的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
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
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
信息化-一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标识技术(RF)等。
自动化-一自动导引小车(AGV)技术,搬运机器人(Robot System)技术等。
智能化-一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
集成化-一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